──喬治‧盧卡斯,Starlog雜誌第337期,2005年8月
所以,一開始問題的答案就很簡單了:盧卡斯根本不管外傳寫什麼,他只在乎創造自己的故事。
那麼第二個問題就變成,如果電影和外傳有所衝突或矛盾(尤其早於電影的外傳出版品),這又該怎麼辦?
因此,盧卡斯授權(Lucas Licensing)自1996年起開始紀錄出版品的參考資料,而隨出版品和類型的快速增加,他們最後在2000年建立了一個名叫全像紀錄儀(Holocron)的連續性追蹤資料庫──以上古絕地智者使用的紀錄器為名──來定義和追蹤所有的正傳與外傳設定。
根據這種所謂的canon,星戰出版品可劃分為四種等級:
G-canon(George):包含盧卡斯親自撰寫/製作的電影、劇本、電影小說版、廣播劇以及所有的談論內容。如果有矛盾,這個等級可以壓過下面的其他等級。
許多影迷則認為G-canon內部的優先順序是電影→劇本→小說版→廣播劇。
C-canon(continuity):包括外傳世界冠上「星際大戰」標題的小說、漫畫、遊戲,並符合外傳歷史的連續性。一項出版品必須不符其他三種分級才能歸類至C-canon。
至於遊戲和紙上角色扮演遊戲則是特例:他們的背景資料是完全的C-canon,
然而和遊戲進行有關的部份則只算是N-canon。
S-canon(secondary):故事本身不符連續性,但沒有矛盾的部份依然能納入星戰宇宙的一部分。
這包括一些著名的作品,如角色扮演遊戲故事《銀河系》(Galaxies),本身就包含一部份的N-canon成分。
N-canon(non-canon):不算canon的故事,如幻想歷史(包括冠上Infinities標題的出版品)、遊戲數據,以及任何與更高層次等級嚴重衝突的內容。這也是唯一不被盧卡斯影業承認的設定等級。(註)
這樣的分級是必要的,它強調了電影的最高性,也能解決盧卡斯在電影中總不考量外傳刻畫角度的問題。台灣有些影迷經常會以為外傳的地位同等於電影,因而抱怨電影沒有出現他們想看的東西,但這在分級的制度下是很正常的;當然,也有人認為只有電影的事件才是可接納的歷史,其他人創作的只不過是一票稗官野史罷了。
前傳三部曲電影尤其對90年代的外傳造成不小的衝擊,因為即使過去的歷史從一些資料已有跡可循,詳細的細節卻只有電影才能解答。許多例子如,1991年《索龍三部曲》(The Thrawn Trilogy)的複製人戰役時間和電影有十幾年的差距,1997年《黑色艦隊三部曲》(Black Fleet Crisis Trilogy)提到路克尋找生母,以及多種武器型號之發展歷史的大轉變、共和末期背景的細節差異等等。
但盧卡斯也不是絕對地不理會外傳,事實上他只會採用他喜歡的東西。例如,提摩西在《索龍三部曲》首創了帝國舊首都科羅森(Coruscant)這個名字,後來被用於《威脅潛伏》的對話中;二部曲出現的提列克女絕地艾拉‧席庫亞(Aayla Secura)則原本是黑馬漫畫(Dark Horse Comics)的系列漫畫女主角之一,她在封面的身影被盧卡斯相中,得以真人的樣貌在電影露臉。這些例子還有不少,但最值得一提的,莫過於艾拉的師父崑崙‧佛斯(Quinlan Vos)本來也有機會出現在三部曲,但最後只在一景有提到他的名字。詳細的內容可參閱這篇文章。
盧卡斯對外傳也有著絕對的掌控權,例如他的基本要求包括故事的連續性、不得任意讓主要角色死亡等等。內容從一開始就很爆炸性的《新絕地信條》(New Jedi Order)系列,決定在第一本小說就殺死大家熟悉的一位老角色;事實上,過去十多年來,小說殺死(或自然死亡)的電影角色也不乏幾位知名人物,但也有如波巴‧費特(Boba Fett)和都東納將軍(General Dodonna)死而復生的例子。
令人驚訝的是,雖然盧卡斯影業、盧卡斯授權、盧卡斯小說等官方盡力維持各出版品之間的連貫性,外傳材料之間有時也會出現矛盾。例如,同樣銜接三部曲劇情的2005年小說《邪惡的迷津》(Labyrinth of Evil),以及在台灣很多人看過的《複製人戰役》第三季卡通系列,在結尾的部份細節上居然有著許多不同。《帝國闇影》(Shadows of the Empire)的小說和漫畫也是如此;而在複製人戰役時期混亂的出版品時代,也偶有小說將事件時間搞錯的問題存在。別忘了,熱衷閱讀外傳出版品的書迷們可是非常在意連續性的;撰寫《塔圖音幽魂》(Tatooine Ghost)的作者特洛依‧單寧(Troy Denning)就曾說,在寫作星戰小說時得格外小心,否則就會落入被讀者毫不留情批評的下場。
在前傳電影紛紛釋出後,我們可見到很多新小說開始做了調整,去配合電影中描述的人物性格與特徵,尤其在時間設定於前傳的小說更為明顯;提摩西06年的《延外勢力計畫》(Outbound Flight)無論在內容或時間上都有了更多前傳的影子,而特洛依05年的《黑巢三部曲》(Dark Nest Trilogy)也出現了路克找到父親在三部曲作為的記錄影像。
逐漸更新的星戰官方資料庫,以及2005年底出版的《新版關鍵年表》(The New Essential Chronology),就是一群人們藉由加入新的解釋來銜接分歧的設定,將正傳與外傳努力統合起來的最佳典範。和托爾金筆下龐大的中土世界不一樣的是,盧卡斯的太空歌劇史是由一群人共同建築的夢想──然而,它也還有很多方面等著去發展和補充,也留下了諸多無法避免的設定衝突。
也許重新製作的《西斯大帝的復仇》結尾仍不會出現普法西(Bpfassh)的黑暗絕地,但也許有朝一日,後傳時期小說也會重新提到那卜(Naboo),或是有特別留給凱‧卡特恩(Kyle Katarn)的故事橋段。誰又知道星戰歷史還有多少的可能,又在電影告一段落後,會怎麼樣延續下去呢?
星際大戰外傳宇宙,就是個這麼奇妙的龐大世界。只是,在進入這世界之前,建立了正確觀念,才能以比較適當的角度去探索外傳。
原作者註:
不過有些Infinities漫畫的故事其實還蠻合理的,能夠很輕易地納入歷史,這也是許多書迷不斷討論的問題之一。至於半搞笑或純搞笑風格的部份,則屬N-canon無疑。
遊戲數據部份,根據資料的說法,像戰艦的護盾強度、巡航時速等用來進行紙上遊戲用的都算,不過基本性的設定應該還是算正式外傳範圍,如武器數量和長度等。